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气比较虚,心气虚稍微好一点肠胃也不太好心脾气虚有什么中成药治疗?
补充说明:心脾气虚吃什么
a******W 2014-08-09 22: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4)
脾气虚会造成在生活中出现乏力的情况,还会造成胃口差,危害非常大。第一、可以选择食疗,最好使用党参、黄芪、白术、红枣、枸杞、杜仲、酸枣仁,加一点猪骨头熬汤,经常饮用,上述药材的毒性比较小,可以放心的使用。第二、可以选择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这几种药物都有一定效果,建议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药物服用。第三、除了药物的治疗,饮食上的改善也不容忽视。建议在生活上一定要调节一下,烟、酒都要禁忌,多吃一些新鲜健康的食物,多以清淡为主。脾气虚还可以吃中药改善,还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千万不要喝酒、抽烟,咖啡也要拒绝。
2019-03-31 14:31
举报心脾气虚的患者可以吃一些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红枣等,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1、食物
心脾气虚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山药、红枣、枸杞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可以起到辅助改善不适症状的作用。
2、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主要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病症。
3、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是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病症。
4、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主要是由党参、甘草、当归、白术、陈皮等中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等病症。
5、其他药物
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归脾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10-15 16:22
举报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心脾两虚,一般可以服用人参归脾丸,黄芪建中丸,补脾益肠丸,生脉饮治疗,还要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吃油腻,避免剧烈运动,休息好保持心情舒畅,详细治疗意见,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才能确定,可以到当地中医院诊治一下。
2018-07-08 08:32
举报您好,心脾气虚是指因体质素弱,或饮食失节,或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脾为心之子,脾久虚则心气亦伤,致心脾气虚,统摄无权所表现出来的月经提前或衄血,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脉细一类病证。本病证主要见于月前先期和鼻衄。
1.心脾气虚证 鼻衄
临床表现: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方剂:归脾汤加减。
常用腧穴:足三里、脾俞、肾俞。
2.心脾气虚证 月经先期
临床表现:月经周期提前,或经血量多,舌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剂:补脾益气汤或归脾汤。
常用腧穴:关元、三阴交、血海、足三里、脾俞、肾俞。
2018-05-11 18:2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心脾气虚可以考虑食用莲子、山药、大枣、小米、燕麦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补益心脾,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莲子
莲子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能够缓解因心脾气虚引起的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适当进食莲子可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消化吸收。长期食用还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2.山药
山药味甘入肺经,能补肺滋肾阴精,对于肺肾两虚所致咳嗽、喘促等症有治疗作用。此外,山药还具有健脾胃、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脾肺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口干舌燥等症状。
3.大枣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虚证、脏躁等疾病。大枣可用于治疗由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萎黄、乏力等症状。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4.小米
小米为传统中药食材,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虚损、益丹田之功效。小米煮粥食用有助于缓解脾虚引起的腹泻、呕吐等症状。但对小米过敏者不宜食用。
5.燕麦
燕麦属于粗粮的一种,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的情况。燕麦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利于控制体重。但是糖尿病患者要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影响血糖水平。
上述提及的所有食物均需适量食用,不可过多食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脏和消化系统功能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2-29 08:07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