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理疗法、椎间孔扩大术、椎管减压术、脊柱稳定化手术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轻至中度疼痛及发炎反应。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考虑个体差异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热敷、电刺激、牵引等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旨在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物理疗法可辅助缓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背部酸痛等症状。在接受物理治疗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监督,以防止不当操作导致的风险。
3.椎间孔扩大术
椎间孔扩大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扩开受压迫神经根周围的骨窗来减轻压迫。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影像引导下完成。此手术适用于解决因椎间孔狭窄引起的相关神经根压迫症状。术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
4.椎管减压术
椎管减压术是通过去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等组织,扩大椎管空间,解除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常使用全麻,经后路入路执行。该手术适合于治疗由于中央型或侧方发育型腰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情况如感染或出血。
5.脊柱稳定化手术
脊柱稳定化手术涉及加固不稳定节段的方法,例如植入内固定器械或植骨融合。多为开放性手术,具体方式取决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这类手术针对因退行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脊柱不稳。术后须注意伤口护理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应定期复查,特别是在接受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期间,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建议采取适当的运动,如游泳,以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但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降低风险。

2024-02-21 11:00

举报

医生回答(1)

苏棋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2014-08-08 19: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