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皮肤发黄> 脾胃湿热调理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脾胃湿热调理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调理、穴位针灸、拔罐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及粗粮比例。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脾胃负担,辅助清除湿热,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涉及配制适合患者体质的方剂,通常由专业中医师指导使用,疗程依病情而定。中药材如黄连、黄芩等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缓解脾胃湿热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具体用法与用量应遵医嘱执行。
3.穴位针灸
穴位针灸是在特定经络上的腧穴施行针刺操作,一般由有资质的医师进行。针灸某些穴位如足三里、胃俞等,能够调节脏腑功能,对于脾胃湿热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体表特定部位形成负压吸引,每次治疗时间依个人耐受而定。此方法可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湿邪停滞所致的胀满感;对皮肤薄软者不宜强吸以免损伤皮肤。
在进行上述治疗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如冰激凌、炸鸡、辣椒等,以减少脾胃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2-13 05:56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建议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临床确诊治疗!

2014-08-08 16: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痞满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本证按部位可划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当出现以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推荐医生更多

靳培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刑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