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的有效指征

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心肺复苏术的有效指征,主要包括意识状态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瞳孔恢复正常、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等。

1、意识状态恢复

心肺复苏术主要是用于治疗心跳骤停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出现昏迷、意识丧失等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如果患者的意识状态出现恢复的情况,可以遵医嘱进行按压、吹气等操作。

2、自主呼吸恢复

心肺复苏术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后仰,并将其口腔打开,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此时患者的呼吸会逐渐恢复,并且胸廓也会出现起伏。

3、大动脉搏动恢复

心肺复苏术需要将患者的手指放在患者的心脏部位,并且需要将手掌的部位保持在胸骨的中下方,能够感觉到患者的大动脉搏动。如果患者的大动脉搏动出现恢复的情况,通常提示患者心肺复苏术有效。

4、瞳孔恢复正常

心肺复苏术需要将患者的眼睛翻开,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如果患者的瞳孔由大变小,并且逐渐地恢复正常,也提示心肺复苏术有效。

5、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如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皮肤由苍白变为红润,并且变得平坦,也提示心肺复苏术有效。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在术后,患者还需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并且要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出现呕吐物误吸的情况。

2019-01-26 13:12

举报

邓燕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病,结石等,男性、女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等。

提问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脏由于某些临时发生的原因,突然停止搏动或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以致不能维持血液循环,尤其是中枢神经的血液供应,应该立即进行正确、积极的复苏抢救,不然病人将在短期内因全身缺氧而死亡。

2018-03-17 14:10

举报

医生回答(2)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肺复苏术的有效指征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胸廓起伏消失、皮肤和黏膜呈蓝紫色以及桡动脉搏动消失。这些情况表明存在生命危险,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1.意识丧失
使用心肺复苏术时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可能表明心跳骤停。意识丧失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如疼痛或声音刺激无效。
2.呼吸停止
如果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观察到呼吸停止,则意味着心脏无法有效地泵出血液,导致身体各器官缺乏氧气。呼吸停止会导致患者胸部上升和下降动作停止。
3.胸廓起伏消失
胸廓起伏是判断呼吸是否存在的直接指标,在心肺复苏中应密切观察。胸廓起伏消失表示呼吸停止,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血液循环和供氧。
4.皮肤和黏膜呈蓝紫色
当心肺复苏有效时,由于血液循环开始恢复,此时会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使皮肤和黏膜的颜色恢复正常。心肺复苏前患者的皮肤和黏膜通常呈现正常的粉红色。
5.桡动脉搏动消失
桡动脉搏动反映了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其存在与否可以作为心肺复苏效果的评估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桡动脉在手腕下方可触及,若搏动消失则可能表明心肺复苏不成功。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心电图等必要的医学检查。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人工通气,同时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循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压迫胸部造成肋骨骨折,同时确保呼吸道通畅,以免引起二次损伤。

2024-03-04 18:48

举报

于小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脏按压分胸外按压和开胸按压两种。过去多作开胸心脏按压,近年来则大多首先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只有在胸外按压不见好转时才改用开胸心脏按压。在胸部严重外伤,发生心脏停搏时,宜作胸内心脏按压,以便同时解除可能存在的胸内损伤。在开胸手术过程中发生心脏停搏时,可立即进行胸内按压。在开腹手术过程中发生停搏时,则立即切开横膈作胸内心脏按压

2014-08-08 10: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指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慢而极微弱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每分钟20~30次以下。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停搏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约占全部冠心病的20%,死亡率高。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