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虚肝郁气滞
补充说明:脾虚肝郁气滞
a******W 2014-08-06 01: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脾虚肝郁气滞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调理、情志调理、运动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饮食调理
脾虚肝郁气滞者可适当食用山药、小米粥等食物来改善病情。上述食物能够起到健脾胃的效果,从而辅助缓解脾虚的症状,对于疏肝理气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中药调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逍遥散加减、柴胡疏肝散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符合患者肝郁气滞的特点,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3.情志调理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者压力过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缓解肝气郁结的现象,进而减轻脾虚引起的乏力等症状。
4.运动疗法
此类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恢复,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脾虚症状。
针对脾虚肝郁气滞,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激凌、炸鸡、辣椒等,以减少对脾胃的负担,维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2023-12-26 23:1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这位朋友从你的症状来看你是有气滞血瘀的表现,单纯吃了补气的药还不能完全达到行血活血的效果所以还是有多梦耳鸣。
你可以在服用补中益气丸的同时在加服和个血府逐瘀丸可以起到活血行气的效果。你有气滞血瘀表现。
2014-08-06 01:3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