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
补充说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
a******W 2014-08-05 18: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血管壁异常、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异常、药物因素、肝脏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血管壁异常
如果患者的血管壁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血液从血管内渗出,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氨甲苯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2、凝血因子缺乏
如果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缺乏,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维生素K1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小板异常
如果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药物,以免引起出血不止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氨甲苯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5、肝脏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肝脏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平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8-27 10:5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导致血液凝固异常,引起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的一组疾病,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引起的。这些凝血因子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它们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干扰,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或不正常。凝血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轻微的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情况。
为诊断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会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功能全套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以使用替代疗法如新鲜冷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物;而对获得性凝血因子减少,则需处理原发病如感染或肝炎。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监测并评估出血情况。
2024-01-21 09:16
举报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急性型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014-08-05 18:2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多发人群:婴儿多见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溶血现象 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微血管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溶血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溶血现象 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微血管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溶血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抗宫炎片
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
补肾固齿丸
补肾固齿,活血解毒。用于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牙齿酸软,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