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怎么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凝血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血小板输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血小板功能促进剂、骨髓移植、基因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小板输注
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将血小板从健康捐献者体内转移到患者身上,以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对止血过程至关重要,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尤为重要。通过提高血小板水平,可以改善出血倾向,减少严重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2.凝血因子替代疗法
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含有缺失凝血因子的制剂,如新鲜冷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凝血机制,可用于治疗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3.血小板功能促进剂
这类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等,通常口服或皮下注射给药。这些药物能够增强血小板的功能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凝血功能异常状况。
4.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通常需要住院并在高洁净度环境中进行。新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可逐渐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及造血功能,有助于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问题。
5.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涉及将正常或功能性相关基因引入到患者细胞中,可能采用病毒载体传递或非病毒方法。针对特定遗传性凝血障碍目标基因提供稳定表达,长期解决因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功能不全问题。
在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牙龈出血。饮食方面,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引起黏膜损伤。

2024-02-16 13:10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主要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康复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2014-08-04 12: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尿

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中段尿离心后沉渣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可有红细胞0~2个,如果超过此数,即为血尿。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