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补充说明: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a******W 2014-08-03 20: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裂孔疝、消化不良、食管炎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由于婴幼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如果在喂养时过快、过急,可能会导致胃内的奶液反流到食管,引起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建议家长在喂养婴幼儿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快、过急,以免引起胃食管反流的情况。
2、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
婴幼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无法正常闭合,从而引起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药物促进胃肠道蠕动,进行治疗。
3、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的疾病,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胃食管反流、胸痛、嗳气等症状。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兰索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儿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消化不良
如果婴幼儿一次性进食过多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内无法及时消化,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婴幼儿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必要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5、食管炎
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的浅层或深层组织由于受到刺激或损伤,食管黏膜发生水肿和充血而引发的炎症,可能与长期胃酸反流、放射线照射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食管黏膜。
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4-11 22:5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呕吐、哭闹不安、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道与胃之间的贲门括约肌失去张力或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所致。这些反流物质包括胃酸、食物和其他消化液,会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和不适感。
此外,如果患儿存在先天性幽门肥厚或狭窄等情况时,可能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在诊断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后,家长应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喂养和频繁进食,并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夜间反流的发生。
2024-02-24 17: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胃食管反流(infantilegastroesophageal reflux,IGER)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肠内容反流入食管。GER在小儿十分常见,绝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Stephen等将小儿GER分为3种类型:即①生理性反流: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奶后发生的暂时反流。②功能性反流(或称易发性呕吐):常见于婴幼儿,不引起病理损害。③病理性反流:根据Carre早期统计,约占新生儿的1/500,反流症状持续存在,常合并吸入性肺炎、窒息和生长发育障碍等。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七星茶颗粒
定惊消滞。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夜寐不安。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