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内脏血吸虫病
补充说明:内脏血吸虫病
a******W 2014-07-31 15: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内脏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肺等内脏器官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以腹泻、腹痛、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
内脏血吸虫病是由于血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脏、肺部等内脏器官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该病主要通过尾蚴侵入皮肤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损伤,随后成虫移行至内脏器官,在其体内产卵,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超敏反应,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内脏血吸虫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肝脾肿大以及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其中腹泻可能伴有黏液或血液,腹痛多位于右上腹部,与胆管炎或胆石症相似。
针对内脏血吸虫病的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测如血清学检测、粪便涂片镜检、直肠粘膜活检找到虫卵或毛蚴。影像学检查如B超、CT也可显示肝脾肿大、肺部病变等情况。内脏血吸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抗寄生虫治疗。对于重度贫血者可输血,合并巨球蛋白血症者需使用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存在血吸虫水源,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2024-03-13 19:1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1.日本血吸虫病早期的病理变化主要由其虫卵引起。曼氏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已证明是一种迟发型的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由成熟虫卵中毛蚴排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T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所致。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更为复杂。由于大量虫卵在组织内成堆沉积,所形成的肉芽肿更大,周围细胞浸润更多,而且细胞组成与曼氏血吸虫虫肉芽肿有所不同。在早期病灶中有大量单核细胞(浆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中可检测出高浓度可溶性虫卵抗原。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称为Hoeplli现象。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液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嗜异抗体的阳性率甚高,故急性血吸虫病是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而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过去认为属于迟发性细胞变态反应,近来则认为主要由于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有关。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可溶性虫卵因子、巨噬细胞与T细胞均产生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促使纤维细胞增生与胶原合成。血吸虫性纤维化胶原类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Ⅰ型胶原纤维间叉连接牢固,构成不可逆的粗大纤维束,而Ⅲ型胶原是细小纤维,易被胶原酶降解。此外,细胞外间质中含纤连蛋白(fibronetin)与层粘连蛋白(laminin)均为非胶原糖蛋白。纤连蛋白介导成纤维细胞与胶原蛋白相结合,构成结缔组织基质,而层粘连蛋白对纤连蛋白的黏附功能有补充作用。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这是一种伴随免疫,即患者门静脉血管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这种免疫力无损于体内的成虫。现已证明,血吸虫皮层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由于其有抗原伪装,逃避了免疫攻击,故能长期寄生下去。动物实验证明,对血吸虫尾蚴再感染的抵抗力,除取决于体液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外,其主要效应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两者协同作用可杀死侵入皮肤的童虫,故是一种抗体依赖性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2014-07-31 15:38
举报向医生提问
内脏血吸虫炎(VisceraSchistosomiasis)的表现可能开始于在尾蚴污染的水源中游泳后足部及其他部位出现的轻微红斑或丘疹,这种类型血吸虫可渗入血液系统,定居在膀胱或小肠的静脉系统引起寄生虫病。在一个孵育周期后,可能出现突然发烧、发冷、肝脾肿大、肺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也可出现贫血。多见于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感染率最高。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