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
补充说明: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
a******W 2014-07-31 12:05
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 非特异性系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 环磷酰胺 免疫球蛋白 坏死性血管炎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
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肾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来减轻组织损伤。该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急性炎症,促进已破坏的细胞修复,防止毛细血管栓塞。对于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有较好的疗效。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上述药物以改善病情。上述药物能够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应答,从而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缓解病情进展。此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以维持效果。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包括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具体用法需遵循医生指导。该药含有大量正常人IgG,可竞争性地阻止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沉积于皮肤基底膜上的致敏原相结合,从而阻断了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已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发生疏松并易于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4.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分离出来,去除其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再将正常的血浆成分回输到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过程需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完成。该方法可以直接移除循环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有助于快速缓解症状。对于存在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或严重免疫复合物沉积者有益。
在使用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因为免疫调节治疗可能会影响血压水平。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及尿液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024-01-24 08:3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预防:
1.年龄>60岁及肾功能中度以上受损者,环磷酰胺剂量降至25mg/d。
2.如血白细胞总数<4.0×109/L或中性粒细胞<2.0×109/L,则立即停用免疫抑制剂。
3.皮质激素开始用量要大,维持使用时可换用常效制剂或日间高低剂量交替使用。
2014-07-31 12:05
举报向医生提问
非特异性系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nonspecific systemic small vessel necrotizing vasculitis SVN),既往亦称显微镜下多发性微小动脉炎(microscopic polyarteritis),现国际通用的病名为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它是一种较常见的坏死性血管炎,在血管炎性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Wegener肉芽肿,1994年Jennette根据坏死性血管炎病人ANCA阳性与否提出了一类新的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它包括Wegener肉芽肿、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和Churg-Strauss综合征,这一概念经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实验证实而被广泛接受。成为国内外血管炎研究的热门课题,因为据一项英国的研究证实在所有坏死性血管炎病例中50%病人属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国外一些专家已制定出新的诊断标准。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胸腺肽肠溶胶囊
用于: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18岁以后胸腺开始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退;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5.肿瘤的辅助治疗。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胸腺肽肠溶片
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等)。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顽固性口腔溃疡等)。5肿瘤的辅助治疗。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