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毛细血管扩张症
补充说明:毛细血管扩张症
a******W 2014-07-30 14: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毛细血管扩张症可以考虑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光动力疗法、硬化剂注射或表浅放射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受影响区域,破坏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通常分几次进行。此方法利用选择性光热原理,精准摧毁异常毛细血管同时减少周围组织损伤风险。
2.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使用液态氮或其他冷却剂快速冷冻受损部位,通常在门诊完成。低温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及减轻红斑。长期效果取决于病变深度及个体差异。
3.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涉及口服特殊药物后,在特定光源下触发局部化学反应,从而破坏异常血管。该技术利用药物-光照-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定位并消除异常血管。对于某些类型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有效。
4.硬化剂注射
硬化剂注射是将一种溶液如酒精注入受影响的静脉内壁,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从而闭合静脉。该措施适用于大小动静脉瘘的紧急处理。其作用机理为硬化剂可使瘘口粘连封闭,进而达到止血目的。
5.表浅放射治疗
表浅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受损区域,通常需要多次治疗。该方法适合皮肤表面病变,因其具有较高穿透力且能精确聚焦于目标区域。
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评估风险和收益,并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3-12-31 11:2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毛细血管扩张症病原因
物理因素刺激
如温度变化的刺激,使毛细血管的耐受性超过了正常范围,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过度的日晒,还会引起慢性光线性皮炎,造成皮肤干燥等。
气候环境因素
长期生活在较为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如高原空气稀薄,皮肤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多及血管代偿性扩张,久而久之血管收缩功能产生障碍,引起永久性毛细血管扩张。那些长期接触风、冷、热的水手、厨师、农民和运动员也会造成毛细血管扩张。
激素性扩张
为不恰当治疗的后遗症,如面部滥用外用药物等。
化妆化妆品
化妆品或长时期的“皮肤包月护理”及换肤不当引起后遗症。
换肤产品的酸性成分严重破坏了皮肤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和毛细血管的弹性,使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
2014-07-30 14: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毛细血管扩张症是指小血管的持久性扩张。扩张的血管多为小静脉或小动脉,在皮肤上出现红丝状、网状或星状损害。压之褪色。正常人的鼻翼两侧、颧部,因风吹日晒可见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属正常范围。但若出现较大范围的扩张,则属某些疾病的表现。
症状起因:(一)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Bloom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Goltz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皮肤病。 6.蜘蛛瘟:可为先天性,也可为获得性。 (二)老年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为生理的皮肤萎缩、松弛。弹性差引起。 (三)冶并其他疾病者 1.蜘蛛疲 常见.于肝脏病、妊娠、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2.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狼疮 为红斑狼疮少见的类型。可能与光敏和自身免疫机制所致的血管功能紊乱有关。 3.持久性斑疹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为色素性等麻疹的特殊类型。 4.干燥综合征 可能与高Y一球蛋白有关。 5.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疾 病因不明。属淋巴细胞围管性毛细血管炎。 (四)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先天性遗传性①先天性皮肤异色症;②先天性角化不良症;③着色性干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血管性疾病①血管瘤;②血管纤维瘤;③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地静脉曲张;⑤结节性多动脉炎;③肢端动脉痉挛症。 3.物理性①慢性放射性皮炎;②日光性皮炎;③炼钢工人、炊事员长期火烤。 4.内分泌①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②酒渣鼻;③孕妇;④肝病雌激素异常。 5.其他①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②肉样瘤病;③嗜酸性肉芽肿;④乳腺癌;⑤癫痕疙瘩。 6.免疫性①红斑狼疮;②硬皮病;③皮肌炎。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强脉冲光治疗仪
415~950nm:治疗痤疮;560~950nm:用于面部色素斑;590~950nm:用于毛细血管扩张症;640~1200nm:用于治疗暗沉皮肤的表皮性色素病变及改善皱纹;695~1200nm,用于腋下和腿部脱毛。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用于肝损伤、肾损伤、化放疗保护、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本品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缸栓形成,可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1.用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冠心病的治疗;2.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供血不足、高热或缺氧性颅脑损伤的治疗;3.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