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绝经>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角化异常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角质层增厚、干燥、粗糙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使用保湿霜来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维A酸类药膏如他扎罗汀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进行治疗。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导致角质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变异性红斑角化病的症状包括皮肤干燥、过度角化、出现鳞状斑块、皲裂以及瘙痒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有轻微的炎症反应,但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诊断变异性红斑角化病通常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观察角质层增厚情况;此外,基因检测也可用于确认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突变。变异性红斑角化病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尿素、水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减少角质层过厚。对于重度角化者,可遵照医师处方口服维生素A衍生物如异维A酸胶囊进行治疗。
患者应避免频繁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和感染风险。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病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3-22 06:04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秋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variable erythrokeratoderma)又名可变性图形红斑角化性皮病(erythrokeratodermia figurata variabilis)或Mendes dacosta型红斑角化性皮病 (Mendes dacosta type erythrokeratodermi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制为编码α-4 gap junction蛋白(connexin 31)突变所致,其变异基因位于染色体1p34-p35区,大多在生后不久发病,随年龄增长而改善,绝经后可消退,但妊娠时病情加重,冷、热,风的刺激和情绪激动可为加剧诱因。皮损多见于四肢伸侧、臂部及颜面,有的患者伴掌跖角化。

2014-07-28 21: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variableerythrokeratoderma)又名可变性图形红斑角化性皮病(erythrokeratodermia figurata variabilis)或Mendes dacosta型红斑角化性皮病 (Mendes dacosta type erythrokeratodermi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制为编码α-4 gap junction蛋白(connexin 31)突变所致,其变异基因位于染色体1p34-p35区。大多在生后不久发病,随年龄增长而改善,绝经后可消退,但妊娠时病情加重,冷、热、风的刺激和情绪激动可为加剧诱因。皮损多见于四肢伸侧、臂部及颜面,有的患者伴掌跖角化。

  • 多发人群:在生后不久发病,少数出生时或青年时发病

  • 临床检查:皮损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 —— 5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岳英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