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尿崩症原因

精选回答(1)

李连平 主任医师 友谊县人民医院

擅长: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鉴别诊断,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提问

尿崩症一般是由于遗传、中枢神经损伤、肾脏疾病、肿瘤、其他原因等原因所致。

1、遗传

尿崩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尿崩症,则子女患有尿崩症的概率会比较高。

2、中枢神经损伤

如果患者的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精氨酸加压素的合成以及释放量减少,从而引起尿崩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肾脏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肾脏疾病,比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可能会导致肾小管损伤,使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尿崩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肿瘤

如果患者患有脑垂体瘤,可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尿崩症。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脑垂体瘤的方式进行治疗。

5、其他原因

颅脑损伤、脑炎等也可能会导致尿崩症,患者需及时就医,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疗。

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避免高盐、高糖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苹果等。另外,患者还需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病情恢复。

2018-02-08 08:15

举报

医生回答(2)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崩症可能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颅内肿瘤或脑外伤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缺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神经垂体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其作用是通过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来增加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当抗利尿激素缺乏时,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液浓缩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和频尿等症状。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抗利尿激素缺乏的主要方法,例如使用去氨加压素进行治疗。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是指抗利尿激素水平不恰当地升高,这会影响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影响尿液浓度和排泄率。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尿崩症,表现为多尿、口渴和频繁排尿。对于此病的治疗通常需要调整饮水量和电解质平衡,严重情况下可能需遵医嘱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下视丘或垂体区域,干扰了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使肾脏不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导致尿崩症的发生。针对颅内肿瘤引起的尿崩症,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术。
4.脑外伤
脑外伤后可能会损伤下视丘或垂体前叶,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功能,导致尿崩症发生。对于脑外伤患者出现的尿崩症,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并根据医生建议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电解质检测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2024-02-26 08:46

举报

林诗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这尿崩症是由于脑下垂体后叶激素之一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的肾脏排出水分增加的现象。原因是肾细尿管的再吸收受到影响。治疗宜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健脾补肾、补气生津、滋阴助阳、益气固涩。

2014-07-28 17: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