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巴雷特氏食管> 巴雷特氏食管可怕吗?

精选回答(2)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巴雷特食管一般不可怕,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巴雷特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可能与长期胃酸反流、长期吸烟饮酒、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反酸、烧心、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胃镜检查、食管测压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巴雷特食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食管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食管狭窄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巴雷特食管一般不可怕,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另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2023-07-22 02:03

举报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科,儿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巴雷特氏食管是指食管下段与胃连接处正常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胃黏膜上皮所代替的一种病理现象;发病率大概为2.3%左右,多发生于50以上的中老年人;巴雷特氏食管本身并不具有危害性,也不存在特异性表现,较难自主发现;巴雷特氏食管无并发症或异型增生时,一般无需治疗,可动态观察;如果有引起巴雷特氏食管并发症或异型增生的因素,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等,应服用抑酸类药物或胃动力药物来防止巴雷特食管的进一步发展;如巴雷特氏食管上发生异型增生或息肉时,应手术进行切除。详细治疗意见,饮食宜忌,注意事项,到当地医院消化科咨询一下看看。

2018-06-15 05:49

举报

医生回答(2)

黄海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巴雷特氏食管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需要密切监测。
巴雷特氏食管是由于长期的胃食道反流导致食道下端的黏膜被柱状上皮所替代,这种替代可能会引起局部细胞变异,从而增加癌变的可能性。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措施来降低恶变风险。
若患者的症状较轻或者及时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则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此时病情也相对不严重。
面对巴雷特氏食管这一疾病时,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减少酒精和烟草的摄入,以减轻胃食道反流的症状。同时,定期复查以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也是管理此病的关键。

2024-02-19 15:19

举报

彭含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称之为食管。普遍认为是获得性,并与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1950年t首次提出,1957年确认,已渐为人们所关注。食管是内镜诊断一般认为须距食管胃接合部至少有3cm以上处的柱状上皮覆盖,才能称食管。也有人认为食管是先天性的,因胎儿发育时期食管的柱状上皮以后被鳞状上皮替代。异位柱状上皮残留于食管可在食管任何部位发生。

2014-07-27 23: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