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血尿>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在胚胎期后主静脉、下主静脉及上主静脉3对静脉的分支互相吻合在两侧形成静脉环。胚胎12周时,后肾从骨盆上升,穿越此环到腰部,故此环又称肾环,输尿管从中经过;当后主静脉萎缩时,其血液循环由下主静脉及其分支承担,下腔静脉由肾环后面形成,因此输尿管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的前方。如果后主静脉不萎缩,代替了肾环后面的部分,肾环前面即变成了下腔静脉,使输尿管位置为下腔静脉的后方;如静脉环的腹侧不消失,因为有右下主静脉在背侧及腹侧,故形成双下腔静脉,导致右输尿管位于双下腔静脉间。

2014-07-26 21:48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下腔静脉异位、下腔静脉血栓、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原因所导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先天性发育不良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导致,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下腔静脉异位

下腔静脉异位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导致,从而引起下腔静脉异位,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腔静脉梗阻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下腔静脉异位开口切断术、腔-房转流术等。

3、下腔静脉血栓

如果患者存在下腔静脉血栓,可能会导致下腔静脉堵塞,从而引起下腔静脉输尿管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导管取栓术、置管溶栓术等。

4、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指病原微生物侵犯肾盂以及肾实质引起的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热敷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5、输尿管结石

如果患者存在输尿管结石,而且结石体积比较大,可能会导致尿路梗阻,从而引起上述现象,并且还会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平时应注意多喝水,促进尿液排泄,避免结石的形成。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07-26 21: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venousthrombosis)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若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可助诊断。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应选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继用肝素或香豆素类药物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再形成及蔓延。

  • 症状起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至今仍为血管外科界所公认。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这与下肢静脉的解剖及功能有密切关系:下肢静脉具有较多的静脉瓣,人体站立或坐位时,下肢的静脉压远高出身体其他部位。下肢静脉回流端赖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泵的作用,因此,站立和坐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较缓慢。当无明显的静脉内膜损害时血栓形成常常发生在静脉瓣膜袋里。血栓与血管壁无紧密粘连,易于脱落并可导致肺栓塞。70%的下肢血流经深静脉流回心脏,30%经浅静脉(大隐、小隐静脉)。浅静脉在大腿根部流入深静脉(股静脉)。因此,髂静脉、股静脉内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流阻塞后浅静脉将扩张,血流增加,以补偿深静脉的血流阻塞。于是出现大隐静脉曲张及患肢可凹性水肿。血栓形成在腘静脉者,小腿部肌肉压痛明显,前足急剧背屈时,诱发小腿肌肉深部疼痛(霍曼斯氏征)。

  • 可能疾病:腘动脉瘤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  妇产科静脉血栓病  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高压  

  • 常见检查: 血管彩超  屈氏试验  直腿伸踝试验  电阻抗体积描记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胸、血管外科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