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粪颜色
补充说明:粪颜色
a******W 2014-07-26 19: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粪便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食物摄入及胆色素代谢,正常人粪便呈黄褐色至棕黑色。
粪便颜色的变化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药物、消化道出血等。当出现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被分解,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经过肠道细菌作用成为硫化铁,使粪便呈现黑色或柏油样外观。伴随黑便的其他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贫血等。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以评估上消化道和结肠的情况;此外还可做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大便潜血试验。对于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便,首先需要找到出血的原因并止血,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需遵医嘱,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来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对于某些特定原因所致出血,则可能需要内窥镜下止血或其他手术干预。
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影响粪便颜色的食物,如铁补充剂,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2024-03-18 00:5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您好,粪便的颜色与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健康的大便呈棕黄色,这是因为正常人的大便中夹杂着一种胆红素的关系。1白色或灰白色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障碍,提示胆道梗阻,有胆结石、胆道肿瘤或胰头癌的可能。此外,灰白色粪便还可见于钡餐造影后,这并非疾病所致,属生理性粪便。2白色淘米水样即粪便呈米泔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混浊液体,量多,常见于霍乱。3白色油脂状量多,并有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综合症。4白色黏液状提示可能为慢性肠炎、肠息肉和肿瘤。5深黄色多见于溶血性黄胆,即红细胞大量破坏所产生的黄胆。常伴有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细菌感染、恶性痢疾、配错血型的输血、某些化学药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种免疫反应(包括自体免疫)等引起。6绿色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若绿便中混有脓液,则是急性肠炎或菌痢的表现。腹部大手术后或接受广泛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如突然出现带腥臭味的绿色水样大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青样伪膜,提示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此外,吃了大量含叶绿素的食物,或肠内酸度性过高,也会使粪便变成绿色。7淡红色像洗肉水样大便,这种大便最多见于夏季因食了某些被嗜盐菌污染的腌制品。常见的有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8鲜红色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外层粘有鲜血,量少,并伴有剧痛,便后疼痛消失,是为肛裂;若血色鲜红,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块,附在粪便外层,与粪便不相混,可用水将血液或血块冲走的,有内痔出血的可能。痔出血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在便后滴出或射出少量鲜血,稍后自行停止;若血色鲜红并与粪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为肠息肉或直肠癌、结肠癌所至,直肠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烂组织。结肠癌的血便特点为鲜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9暗红色因血液的粪便均匀地混合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此外,某些特殊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由于凝血机制障碍,亦可导致便血,这种便血一般呈暗红色,有时也呈鲜红色,且常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10黑色大便因黑如马路上的柏油色,又称柏油样便,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出血大便。
2014-07-26 19:5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石通丸
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湿阻型尿路结石以及震波碎石后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
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
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回归热。布鲁菌病。霍乱。兔热病。鼠疫。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时,方有应用指征。葡萄球菌属大多对本品耐药。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李斯特菌感染。4.可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辅助治疗。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