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瘫> 运动障碍> 胆囊运动障碍

精选回答(2)

刘会 主管护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提问

胆囊运动障碍可能是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管结石等疾病导致,临床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病情。

1、胆囊炎

胆囊炎可能是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导致,发病后会出现胆囊功能异常,引起胆囊运动障碍。对于胆囊炎可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片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应当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这样可改善病情。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发生在胆囊的结石疾病,发病后会出现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引起胆囊运动障碍。对于胆囊结石如果病情并不严重,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应当通过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可缓解病情。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发生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发病后会出现胆囊功能异常,引起胆囊运动障碍。对于胆囊息肉如果病情并不严重,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等。如果胆囊息肉较为严重,还应当通过手术对息肉进行切除。

4、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发病后会出现胆囊功能异常,引起胆囊运动障碍。对于胆囊腺肌症如果病情并不严重,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吲哚美辛片、阿司匹林片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应当通过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5、胆囊管结石

胆囊管结石是发生在胆囊管部位的结石,发病后会出现胆囊管堵塞,引起胆囊运动障碍。对于胆囊管结石如果病情并不严重,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应当通过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需要注意,以上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0-24 12:31

举报

王欧洋 主治医师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

提问

针对你目前的情况,胆囊运动障碍可以理解成胆囊功能减退,可能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至于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结石大小以及症状,严重的话,我建议还是把胆囊切除,这个是最保险的办法,如果只是做取石手术,下次肯定还会再复发的。当然,症状不严重的话可以先保守治疗,吃点药观察看看。建议到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就诊,定期复查胆囊B超,如果结石有增大或者症状严重的话,还是积极点把手术做了,不然老是疼痛生活质量太差了。

2018-08-11 10:41

举报

医生回答(2)

苏棋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胆囊运动障碍是指胆囊的排空功能受到限制或丧失,导致胆汁储存和排出异常,可能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关。
胆囊运动障碍是由于胆囊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胆囊无法正常排空胆汁。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长期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酒精性肝损伤等。患者可能会经历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加剧。
针对胆囊运动障碍的常规检查包括超声波扫描、CT扫描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进行血液测试以评估肝功能。治疗胆囊运动障碍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对于轻度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症状,避免食用油腻食品;严重者则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同时,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减少对胆囊的刺激。

2024-03-22 07:17

举报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该综合征的突出症状为疼痛,可位于胆囊部位或上腹部,偶尔可放射到背部。脂肪餐后可诱发明显疼痛,因此有些患者食量锐减,体重减轻。有时严重疼痛呈阵发性发作,与胆绞痛无法区分。有些患者睡眠中可痛醒,疼痛持续数小时。

2014-07-25 16: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喉痹 女性急性淋病 皲裂性湿疹 角化型脚气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