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出血倾向

精选回答(1)

徐泉崧 副主任医师 通许县中心医院

擅长:各种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危急重症的救治

提问

出血倾向是指人体的血液循环在发生改变时,容易出现出血的倾向,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血的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抗凝血的药物,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出血症状。同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2、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氨甲苯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4、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出血倾向。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K的方式进行治疗。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血液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乏力、头晕、皮肤瘀点等出血倾向,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己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6-12 06:27

举报

医生回答(2)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出血倾向可以通过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素、凝血因子替代疗法、骨髓移植、免疫调节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出血风险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小板输注
通过静脉注射将正常供体的血小板快速输入患者体内,通常在数小时内完成。此方法迅速恢复患者正常的血小板计数,有助于止血,因为血小板是负责形成血栓的关键白细胞。
2.血小板生成素
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使用。血小板生成素能够刺激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并促进其产生血小板,从而提高血液中血小板数量。
3.凝血因子替代疗法
根据患者的出血严重程度和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凝血因子产品进行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可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减少出血风险;适用于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4.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涉及从健康供体获取匹配的干细胞,然后将其注入患者体内,整个过程可能需数周至数月不等。新植入的造血干细胞会逐渐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包括增加血小板数量。该技术适合治疗某些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导致的出血倾向。
5.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疗程因个体差异而异。这类治疗方法旨在调整机体免疫状态,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的出血问题。对于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者有效。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液状态。

2024-02-25 02:01

举报

冯光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出血证是基本诊断或发生过的.出血倾向是没有出血但该疾病有出血的可能如高血压就会有出血倾向

2014-07-24 10: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血压 (高血压病,风眩)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