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吴茱萸> 吴茱萸贴脚心的功效是什么

精选回答(3)

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及消化科疾病的诊疗

提问

吴茱萸贴脚心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止泻、助睡、活血化瘀的功效。吴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是吴茱萸的加工品。

1、温中散寒

吴茱萸性热,味辛,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胃寒呕吐、腹痛泄泻、头晕目眩、痛经等病症。如果患者存在上述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吴茱萸贴脚心,从而达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2、止痛止泻

吴茱萸还具有止痛的作用,患者遵医嘱使用吴茱萸贴脚心,可以辅助改善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3、助睡

吴茱萸还具有助睡的作用,使用后可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提神的效果,有助于改善失眠的情况。

4、活血化瘀

吴茱萸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患者遵医嘱使用后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5、其他功效

吴茱萸还具有祛湿止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治疗湿疹、阴痒等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吴茱萸是一种辛辣刺激的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使用吴茱萸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2 08:10

举报

丁爱玲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胆道疾病,脑出血,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胃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肾脏疾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描述来看,一般性的话,这种还是建议去医院进行一个胃部的检查工作,这样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是否存在有一个胃部疾病的问题。平时的话可以选择多增加一个益生菌的补充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一个肠胃疾病。尽量还是不要吃一些生冷的食物。

2018-10-20 20:08

举报

韩东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擅长:各种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的诊治。

提问

好,根据您的情况描述,考虑您目前有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的情况。这个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往往和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建议您可以口服肠道益生菌调整一下肠道功能,常用的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枯草杆菌等。可以任选一种服用一周以上时间看看效果。同时建议您日常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喝酒,养成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少吃辛辣刺激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结合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应该少熬夜,注意劳逸结合!

2018-07-18 00:03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吴茱萸贴脚心具有温中止痛、祛寒通络、辅助治疗失眠、改善女性月经不调、缓解肾虚引起的腰痛等功效。由于吴茱萸属于中药材,使用时需谨慎并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温中止痛
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经。其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温中止痛的功效。吴茱萸能入肝经和脾经,从而发挥其行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腹胀、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祛寒通络
吴茱萸味辛,性大热,有小毒,外用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等功效,故而能够达到祛寒通络的效果。吴茱萸外敷于脚底时,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进而发挥其温阳散寒的作用,使气血畅通,达到祛寒通络的目的。
3.辅助治疗失眠
吴茱萸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因此有助于促进睡眠。患者可将吴茱萸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适量食醋调匀,涂抹于足底并进行适当按摩,每日一次,连续使用数日即可感受到效果。
4.改善女性月经不调
吴茱萸为常用的理气药,性温善窜,善于上行下达,具有暖宫散寒、温经止痛之效,故而对因寒凝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有一定调理作用。取吴茱萸适量捣碎,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取汁液保留温度用于外敷足部涌泉穴,每日一次,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5.缓解肾虚引起的腰痛
吴茱萸性温,味辛苦,具有补肾助阳的作用,因此对于肾虚引起的腰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患者可将吴茱萸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食用油调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涂抹于腰部疼痛处,并加以轻柔按摩以促进药物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吴茱萸属于温里药,阴虚有火者慎用,以免引起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不适症状。此外,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

2024-02-23 15:28

举报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凡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者,多与干姜、桂心、白术、人参等配伍,以温中散寒止痛;凡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偏寒者,与可干姜、半夏等温中药同用;若肝郁化火,胁痛口苦,呕吐吞酸者,可与黄连合用。

2014-07-23 12: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中医名词,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 症状起因: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 可能疾病: 产后虚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