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大便出血可能源于痔、肛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由于不同病因可能导致的后果各异,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痔
由于长期便秘、腹泻等导致直肠下端静脉丛曲张形成团块状物,当排便时坚硬粪便摩擦破损静脉壁,就会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对于痔引起的出血,可以考虑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进行局部涂抹以缓解症状。
2.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开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当患者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肛门撕裂而引起出血的现象发生。针对肛裂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促进伤口愈合。
3.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在炎症刺激下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脱落,从而引起出血现象。结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如高频电凝圈套器除法、活检钳摘除法等。
4.溃疡性结肠炎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特定个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损伤结肠黏膜,引起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样便伴里急后重。美沙拉嗪是最常用的5-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轻至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5.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的血便。柳氮磺吡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减轻肠道炎症,进而改善症状。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肛门指诊、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还要多喝水,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

2024-02-08 23:11

举报

医生回答(1)

裴韵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大便出血有许多的原因下面就介绍几种大便出血的原因:  1、痔疮:有外痔时可在肛门口摸到柔软的小结节,内痔则摸不到。出血量多且不与大便混合,有时只在手纸上沾有血迹,出血常与大便干结或排便时用力过度有关。  2、直肠、结肠癌:近年来这几种病明显增多,发病率增加了2-3倍。此病初时可见少量血液覆盖粪便表面,随着病情发展,大便出血量逐渐增多,也可出现大便变细,甚至发生肠阻塞(不排便、不排气、呕吐、腹部出现包块、腹痛)。粪便可有脓黏液及癌肿组织产生的特殊臭味。当全身出现症状,如食欲下降、消瘦、浮肿、贫血等,已属病变晚期。  3、溃疡性结肠炎:血色或鲜或暗,几乎每次大便均混有血、脓黏,常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4、肠息肉:有的属良性,有的易恶变(如腺瘤样息肉、绒毛状腺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可单个或多个。大便出血常呈间隙性,血色鲜红,一般血量未几,血液不与粪便混合。粪便本身无特殊变化。  5、肠血管发育不良:中老年人较多见,出血多为陷鲜血,出血量较多,大便本身无改变。  肛肠疾病不可小觑,若出现征兆,请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如您还有任何的疑问,可以点击咨询,谢谢。

2014-07-16 00: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肛裂 (肛门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愈合困难,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而肛管浅表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其能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肛裂好发于肛管后中处,若肛管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应想到可能是肠道炎性疾病的早期表现。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