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产后出血的原因
补充说明:产后出血的原因
a******W 2014-07-10 15: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缩宫素使用不当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处理和管理。
1.子宫收缩乏力
由于分娩时子宫肌层过度伸展、损伤或神经递质分泌不足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压迫血管和伤口,使止血困难。这种情况会导致产后出血。可以遵医嘱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进行改善,如垂体后叶素、麦角新碱等。
2.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是指阴道壁、宫颈口或会阴部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撕裂或切开,导致出血。这种损伤使得血液从裂口流出,引起产后出血。对于轻微的裂伤,可通过缝合手术进行修复;严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修补工作。例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等药物来缓解疼痛。
3.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或部分胎盘粘连未完全剥离可能导致继发出血。因为胎盘未能及时排出,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过程,进而增加出血风险。处理此类状况通常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手动剥离胎盘或其他相关操作。例如,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前列腺素E2衍生物进行促排。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的是机体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这使得产后出血难以停止,形成持续性出血状态。针对此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立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等以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同时监测并管理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5.缩宫素使用不当
若产妇对缩宫素产生耐药或者使用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过强而引起子宫破裂,从而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建议在医护人员监督下使用缩宫素,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密切观察产妇反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产后出血需警惕其他并发症,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凝血功能测定、B超检查以及阴道镜检查等相关检验项目。
2024-01-09 16:4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向医生提问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难以止住的大量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但不太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危急生命。子宫过于松弛或者由于长期筋疲力尽的分娩未能紧缩,生产创口过大都有可能发生流血。子宫扩张过大可能由于多胞胎、胎儿个体大、羊水过多、产妇身体虚弱(如贫血,受惊,或者过度疲劳)所致。胎盘畸形,也会阻止子宫对称收缩。在全球范围内,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为常见的原因,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可避免很多孕产妇不必要的死亡。产后出血在任何一个分娩的场所均会发生,70%的产后出血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治疗宫缩乏力,除了使用宫缩剂,进行子宫按摩以外,其它的方法似乎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以前可能也会需要很多复杂的医疗器械,但是这在边远地区并不太可能,影响了进一步的干预的进行,由此有可能成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产后出现即时出血还有可能是因为子宫、子宫颈、阴道或者骨盆的一些地方的损伤没有得到修复,或者子宫破裂或倒位(里面的朝外)。如果胎盘有一些碎片还留在子宫里或者粘在子宫上,出血可能发生产后一两周内。感染和使用阿斯匹林、布洛芬、银杏片、大剂量维生素E、大麻、或者其他药物(这些东西会影响血液凝固),也可能造成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产房或者几周后。出血现象更多发生于宫外孕或者早产孕妇身上,很少是由于产妇有已知的血液紊乱的遗传因素。
断血流片
凉血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人血白蛋白
1.预防和治疗循环血容量减少。2.抢救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3.用于烧伤的早期和后期治疗。4.治疗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如肝硬化、乙型肝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因食管、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慢性营养缺乏,术后营养治疗,以及脑水肿等。
宫血宁胶囊
凉血止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用于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功能性出血属于血热妄行证者,以及慢性盆腔炎之湿热瘀结所致少腹痛,腰骶痛、带下增多等。
参附注射液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