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黄体酮低的原因
补充说明:黄体酮低的原因
a******W 2014-05-24 09:5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黄体酮低可能是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卵巢早衰、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情况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当这一轴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到黄体酮的合成。补充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氢化可的松。
2.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会影响的分泌,导致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引起黄体酮偏低。可以遵医嘱使用人绒毛膜进行治疗。
3.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卵泡耗竭或卵泡功能障碍导致的40岁之前出现绝经。由于卵泡数量减少,雌激素水平降低,无法刺激卵泡发育和排卵,因此无法形成正常的黄体,导致黄体酮含量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新陈代谢,抑制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黄体酮分泌减少。甲亢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甲状腺药,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5.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雄激素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特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不孕、多毛或痤疮等。高雄激素导致卵泡发育受阻,不能正常产生黄体酮。对于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可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改善症状,如炔诺酮、醋酸氯地孕酮等。
针对黄体酮低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变化,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摄入量,如豆制品。如有需要,可进一步做内分泌相关检查,包括血清孕酮检测、FSH-LH比值测定等,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2024-01-21 13:3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孕酮(progesterone,P)是21C类固醇激素,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在非妊娠妇女,卵巢中的卵泡膜细胞产生P,妊娠期间,P则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层分泌,故血中P水平主要与胎盘重量及血液灌注量相关。孕早期上升较慢,13周后增快,足月时达高峰。在血中,P主要与皮质类固醇结合蛋白(CBG)及白蛋白相结合,血液中绝大部分P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孕酮主要在肝脏降解,被还原成孕二醇,孕二醇再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排出。P对调节月经周期和维持妊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转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松弛子宫肌,降低对前列腺素和催产素的反应性;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P还有促乳腺腺泡增生,增加能量代谢,升高基础体温,促进水钠排除的作用。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可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排卵前小剂量孕酮协同E3诱发排卵前LH高峰出现,排卵后大剂量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则呈现负反馈作用。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贞芪扶正颗粒
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虚损;配合手术、放射线、化学治疗,促进正功能的恢复。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注射用尿促卵泡素
1.用于不排卵(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且对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无效者。2.用于辅助生殖技术超促排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