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血便> 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查方式是怎么样的?

精选回答(1)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科,儿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脏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伴腹泻或排脓血便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日本血吸虫病是危害我国农民身体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可忽视。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

2017-11-02 17:31

举报

医生回答(1)

阮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1.病原检查


  病原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涂片法 病人粪便或急性血吸虫病人的粘液血便中常可检出血吸虫虫卵,方法简便,但虫卵检出率低。


  (2)沉淀法 水沉淀法或静置沉淀法可用于急慢性期患者,检出率较高。


  (3)毛蚴孵化法 利用沉淀法收集到的沉淀虫卵,在无氯的温水(25~30℃)中培养,虫卵可在数小时孵化出毛蚴。适用于早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检查。


  (4)定量透明法 用作血吸虫虫卵计数。通常用于疗效考核和测定人群感染度。


  (5)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从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部位钳取一小块肠黏膜作压片检查。


  2.免疫检查


  (1)皮内试验 阳性率约为90%,但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与其他吸虫病可产生较高的交叉反应,且无疗效考核价值。多用于现场确定病例。


  (2)环卵沉淀实验(COPT) 本法在国内被广泛应用,是诊断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3)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一种抗原抗体结合物反应与形态学相结合的化学方法。本法操作简单,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


  (4)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用血吸虫卵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冻干保存,用时加蒸馏水稀释成2%的红细胞悬液,与受检血清进行微量血凝试验,l:lO血清为阳性反应,即有有诊断意义。此方法简易,敏感性高,观察结果快速。


  其他的免疫方法还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等。


  3.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明显。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仍有轻度增多。但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多,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出现增多。晚期则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4. 肝功能试验 血清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丙氨酸转酶(ALT)也轻度增高。慢性血吸虫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血清蛋白明显降低,出现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


  5.辅助检查


  (1).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经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有钙化现象;肝包膜增厚钙化,与肝内钙化中隔相垂直;在两者交界处并有切迹形成。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2).B型超声波检查 经B超检查可见肝脾肿大。

2011-06-01 11: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