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缺铁性贫血一般是指缺铁性贫血,是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出现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一般是因为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头晕、气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等,有助于改善症状。同时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2023-07-25 03:18

举报

黄诚英 副主任医师 北流市人民医院

擅长:对内科常见病都可以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提问

建议多吃动物肝脏,服用硫酸亚铁片,使用铁制餐具。

2011-01-31 16: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缺铁性贫血 (痿黄)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典型病例贫血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型。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二是铁的吸收不良,三是失血过多等,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而发生贫血。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