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核黄疸> 新生儿核黄疸如何治疗

精选回答(1)

王素霞 副主任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

擅长:擅长小儿发热,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支气管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过敏性咳嗽,小儿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佝偻病,新生儿呕吐等

提问

你好,新生儿核黄疸又名胆红素脑病,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基底核,视丘下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导致脑性瘫痪。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及早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其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如果胆红素指数明显升高,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建议根据病情及时采用换血、光疗、输注白蛋白等各种措施,尽快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

2018-08-29 15:46

举报

医生回答(1)

王朝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般不需要治疗,严重的话需要去医院进行光照治疗

2010-08-04 18: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