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营养科> 竹笋> 竹笋的副作用和禁忌

精选回答(2)

方晓茹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和饮食建议:如非药物医学营养减重,营养不良(肥胖或消瘦),胃肠功能障碍、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提问

竹笋一般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对竹笋过敏的人群要禁止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竹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体内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时还可以预防便秘。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此时食用竹笋,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对竹笋过敏的人群要禁止食用。

如果食用竹笋后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治疗,同时还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鸡蛋羹等,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023-07-23 04:10

举报

王医生 主治医师 39互联网医院

擅长: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痛风,少肌症,营养不良,肿瘤等疾病的营养治疗

提问

吃太多竹笋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泌尿系结石患者不应吃太多。
1、胃肠不适:竹笋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和粗纤维。过量食用容易加速胃肠蠕动,尤其是对胃肠功能不良或胃肠道疾病的人而言。大量食用竹笋后,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胃肠炎。2、泌尿系结石患者不宜多吃:新鲜竹笋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易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如果你长时间吃很多竹笋,可能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有害。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一般不建议经常吃很多竹笋。
建议患者平时适量吃竹笋,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022-08-22 17: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肠功能不良 (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神经官能症)

胃肠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本病以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为主,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但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

  • 症状起因:本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情绪紧张、家庭纠纷、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以及过度劳累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引起胃肠功能障碍。暗示和自我暗示是重要的发病因素。饮食失调,以及经常服用泻药或灌肠等,可构成不良刺激,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 可能疾病: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拉肚子 结肠黑变病 营养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胃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