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什么是间接压迫止血法

什么是间接压迫止血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是间接压迫止血法

补充说明:什么是间接压迫止血法

2022-05-18 18:05

压迫止血法 动脉 出血 骨头 血管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黄玲娟 副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治疗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疾病,还有痤疮,脱发,还有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各种性病。

提问

间接压迫止血法是一种按压动脉进行止血的技术,适用于四肢和面部的动脉或大静脉出血。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从内到外环绕伤口,然后交叉包扎以固定在外侧。操作时,需预先了解常用的动脉压迫点,运用适当的力度将动脉压在骨头的浅表层,使血管平坦,从而达到压缩止血的效果。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减少出血,并不能完全止血,且仅能短期控制大出血情况。
因此,面对大出血,应尽快采取其他止血措施,如压迫面动脉、枕后动脉、尺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等。同时,强调伤口卫生的维护和充足的休息对于恢复至关重要。

2022-08-02 10: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