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的症状和危害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遗尿的症状包括遗尿、夜间尿频、尿床、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
1.遗尿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不自主地出现夜间排尿现象,可能由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排尿的功能未完善所致。遗尿通常发生在晚上,由于膀胱括约肌功能不健全或者神经调节异常,导致尿液无法被有效储存而自行排出。
2.夜间尿频
夜间尿频可能是由于中枢性因素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尿崩症,也可能是由于膀胱容量减少导致的逼尿肌过度活动。表现为夜晚多次醒来排尿,严重时可能导致频繁夜醒和影响睡眠质量。
3.尿床
尿床通常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大脑皮层发育迟缓,不能完全控制膀胱收缩造成的。尿床多发生于晚上熟睡时,尿液不受意识控制自动流出床外。
4.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由心理压力大、焦虑等心理原因引起,这些因素会导致失眠或浅度睡眠状态,从而影响夜间排尿的控制。患者可能出现入睡困难、频繁觉醒或早醒等情况,伴随白天嗜睡或疲劳。
5.记忆力减退
遗尿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长期的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记忆力减退的现象。这种表现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等症状,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中更为明显。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尿常规、超声波泌尿系统检查以及必要的脑电图。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行为疗法、定时排尿训练或药物治疗,如去氨加压素。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液体,特别是在睡前,以减少夜间尿频的发生。同时,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减轻其对遗尿的心理负担,保持乐观心态。

2024-02-15 10: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遗尿 (小儿非器质性遗尿症,小儿功能性遗尿症,小儿夜尿症,小儿遗尿症)

遗尿症(enuresis)又称非器质性遗尿症或功能性遗尿症,通常系指儿童5岁后仍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但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遗尿症有两种分类的方法。第一种分类是根据遗尿发生的时间而定,当儿童遗尿发生在睡眠中(包括夜间睡眠和午睡),但白天能控制排尿,而且膀胱功能正常,则称为单一症状的夜间遗尿,而当小儿白天清醒时有遗尿,但无神经系统的病变诸如脊柱裂、脊柱损伤等,则称为白日遗尿。第二种分类法将其称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所谓原发性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