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自汗> 又自汗又盗汗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又自汗又盗汗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肾虚、结核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从而引起出汗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导致出汗异常。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节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如黄体酮、雌二醇等。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各系统的活动,包括体温调节。甲亢时甲状腺素升高,会导致代谢率加快,从而出现多汗的症状。抗甲状腺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例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会引起植物神经病变,影响交感神经的功能,导致出汗异常。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症状。
4.肾虚
肾虚是指肾脏精气亏虚,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汗液外泄无度。补肾益气类中药可用于调理,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5.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反应,此时可能会伴随发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等。
针对自汗、盗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内分泌相关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以排除内分泌失调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空腹血糖检测来评估是否存在糖尿病。

2024-02-13 15: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消渴)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