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哮喘> 情绪性哮喘> 情绪性哮喘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邬蔚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

提问

情绪性哮喘可能与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抑郁、神经质人格、遗传易感性等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心理应激反应
当个体经历到压力事件时,身体会释放出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导致气道收缩和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哮喘发作。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应对诱发哮喘的心理因素,减少心理应激对哮喘的影响。
2.焦虑
焦虑状态可能导致过度呼吸,进而触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等生理反应,进一步加剧呼吸道狭窄,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可以减轻由焦虑引起的哮喘症状。
3.抑郁
抑郁症患者常伴随睡眠障碍,长期失眠可能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受到过敏原刺激而出现哮喘症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常用的抗抑郁药,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哮喘症状。
4.神经质人格
神经质人格者更容易对环境变化产生敏感反应,包括对潜在的过敏原更易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加重哮喘症状。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变患者的过敏观念和行为模式,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频率。
5.遗传易感性
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若直系亲属中有哮喘患者,则个体患哮喘的风险较高。通过检测HLA-DQ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可评估个体对特定过敏原的易感性,指导个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哮喘诱因。饮食方面,宜选用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等,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虾蟹等。

2024-03-28 07: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