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畏寒肢冷的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畏寒肢冷的中医治疗
a******W 2022-05-09 19: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畏寒肢冷中医治疗可采取艾灸、针灸、中药汤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方法。
1.艾灸
艾灸通过温补阳气来改善畏寒肢冷的症状,常选穴位有关元、足三里等。适用于阳虚体弱导致的畏寒肢冷。
2.针灸
针灸可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畏寒症状。可选择三阴交穴、太溪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此法适合经络阻滞所致的畏寒患者。
3.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温阳祛寒的目的,可用于治疗畏寒肢冷。该方法针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畏寒均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能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证所引起的畏寒肢冷。本品宜饭前服用,但不宜频繁使用。
5.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肾阳不足引发的畏寒肢冷有效。本药宜饭后服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在寻求中医治疗畏寒肢冷时,应首先明确病因,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穿着适宜的衣服,有助于缓解畏寒症状。
2024-03-23 11: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
肾宝片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强骨胶囊
补肾,强骨,止痛。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骨痿,症见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无力、夜尿频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见上述证侯者。
益安宁丸
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