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骨痹> 中医骨痹病的辨证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中医骨痹病的辨证治疗可采取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补肝肾、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等方法进行治疗。
1.祛风散寒
祛风散寒通过使用具有疏散外邪、温通经络功效的中药方剂来缓解因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如选用羌活、防风等中药材。此法适用于因外感风寒所致的骨痹病,症见肢体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等。
2.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利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作用的中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可选用桃仁、红花等药材。对于存在局部淤血、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患者,该方法有助于促进患处恢复。
3.补肝肾
补肝肾旨在通过滋补肝脏和肾脏来增强体质,预防筋骨痿软、肌肉萎缩等现象发生。可用何首乌、淫羊藿等药材。针对肝肾亏虚所致的骨痹病,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失眠多梦等,有较好效果。
4.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目的在于调养脾胃功能,以达到运化水谷精微的目的,从而辅助治疗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5.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指采用具有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缓解因热毒蕴结而引发的发热、口舌生疮等症状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该方法适合于肺胃积热引起的心烦口渴、尿黄便秘等不适症状。
在治疗中医骨痹病时,应根据具体症状灵活运用上述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麝香壮骨膏、消炎镇痛膏等外用药膏,有利于缓解疼痛及改善病情。

2024-02-19 20: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骨痹

语出《素问·痹论》。骨痹是指气血不足,寒湿之邪伤于骨髓的病症。

  • 症状起因:病因是人到中年后,肝肾开始虚衰,气血有所不足,人的活动量减少,气血有所不足,加之外受寒邪湿气,客于骨髓,发面为痹。劳伤筋骨者,肝肾自伤。因此,越是青壮年时期运动量大的人和干重体力劳动的人,进入中老年后如不坚持活动,越容易患此病。

  • 可能疾病: 湿痹 风湿性关节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骨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