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不治疗的后果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脊髓空洞症不治疗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如肢体麻木、无力、疼痛等,因此,建议采取神经减压术、脊髓扩张术、脊髓内注射治疗、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神经减压术
神经减压术通过去除压迫脊髓的病因来缓解症状,具体包括移除导致脊髓受压的骨质增生、膨出的韧带等组织。此手术适用于因椎间盘突出、骨刺等原因导致的脊髓压迫。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脊髓扩张术
脊髓扩张术是一种介入性微创手术,旨在缩小脊髓管腔以减轻对脊髓的压力,主要通过在X线监控下使用特殊工具如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部位。该手术常用于治疗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脊髓管狭窄所致的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感染迹象,并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效果。
3.脊髓内注射治疗
脊髓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脊髓周围间隙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药物为皮质类固醇和局部麻醉剂,可减少炎症和水肿,缓解疼痛。该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由脊髓炎或其他脊髓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实施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4.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常用的有维生素B族、辅酶Q10等,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此类药物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需要根据医嘱调整剂量并定期评估疗效。
针对脊髓空洞症,建议采取非手术疗法,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如功能性电刺激和针灸,以维持肌肉功能和预防挛缩。

2024-03-06 16: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脊髓空洞症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本症发病较为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