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晕眩> 出现晕眩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晕眩可能是由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脑干梗死、耳石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内耳膜迷路积水导致的一种耳源性眩晕疾病,当头部运动时,内耳淋巴液不平衡刺激了半规管而引起晕眩。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缓解。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是因为耳石从耳石膜上脱落,随着体位变化移动到半规管中,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进而诱发短暂性的眩晕发作。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耳石症,可采用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通过特定的手法使耳石回到正常的位置,从而减轻症状。
3.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是由前庭神经受到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前庭功能障碍和晕眩。典型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晕眩,伴有恶心呕吐和平衡失调。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脑干梗死
脑干梗死是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干区域缺血缺氧,影响前庭神经核团的功能,进而引发晕眩的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吞咽困难、呼吸不规则等情况。脑干梗死的治疗需要紧急处理,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氯化物注射液等改善脑循环以及脑保护的药物进行治疗。
5.耳石症
耳石症的发生与耳石结晶异常有关,这些结晶容易脱落并进入半规管中,当头部活动时就会刺激前庭感受器,引起晕眩的现象发生。常见于头部剧烈运动后,如起床、翻身等。耳石症可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由专业人士操作,将移位的耳石重新归位至椭圆囊,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针对晕眩的情况,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听力测试、前庭功能评估以及头颅MRI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在诊断为梅尼埃病的情况下,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频噪音环境中,以减少耳蜗损伤风险。

2024-02-03 13: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梅尼埃病 (内耳眩晕症,美尼尔病)

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以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