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
补充说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
a******W 2022-05-02 23: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崩症的治疗可以考虑垂体后叶素、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氢等药物。
1.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通过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减少尿液产生,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临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多尿、夜间遗尿等症状。本品适用于中枢性和肾性尿崩症患者。
2.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尿量。可缓解尿崩症导致的多尿症状。此药可用于轻度至中度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长期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能够减轻脑部炎症反应,改善尿崩症的症状。对于慢性期或复发性脑膜炎引起的继发性尿崩症有较好的疗效。
4.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可以减轻脑部炎症反应,缓解尿崩症的症状。对于急性期或暴发型脑膜炎引起的继发性尿崩症效果较好。
5.氢
氢为利尿剂,利尿的同时促进水分从尿液排出,减少尿量,缓解尿崩症的症状。本品适用于轻型及暂时性病例,以及不宜使用抗利尿激素者。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因利尿引起低钠血症或其他电解质紊乱。饮食方面宜选用高盐食物以补充随尿液丢失的钠离子,维持体内水平衡。
2024-03-18 02:0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