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肉震颤> 肌肉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肌肉震颤可能是由肌张力障碍、神经源性肌萎缩、缺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大脑基底节内侧运动前回皮质、脑干、脊髓等部位的功能异常导致局部肌张力异常增高,进而引起肌肉阵发性痉挛和不自主运动。抗胆碱酯酶药物如盐酸苯海索可用于改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
2.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受损的神经无法有效地传递电信号到肌肉,使肌肉无法正常收缩,从而出现震颤。物理疗法如功能性锻炼可增强患者肌肉力量,延缓病情进展。
3.缺钙
缺钙会导致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加,当血钙浓度降低时,会引起肌肉抽搐,表现为肌肉震颤。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可以纠正低钙血症,缓解肌肉震颤的症状。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此时新陈代谢加快,包括肌肉活动在内的所有身体过程都会加速,因此会出现肌肉震颤的现象。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能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
5.癫痫
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其中就可能包括肌肉震颤。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片能够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控制癫痫发作。
针对肌肉震颤的情况,建议进行血液电解质分析以排除电解质失衡的可能性;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症状,应配合医生完善头颅MRI、甲状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

2024-02-15 05: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肌紧张不足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