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肾性尿崩症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肾性尿崩症是什么原因
a******W 2022-04-30 22:4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肾性尿崩症可能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缺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后部神经细胞合成并储存于垂体后叶,在受到刺激时释放入血。其作用是通过促进水通道蛋白表达增加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当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足时,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引起多尿和口渴。补充外源性的抗利尿激素可以改善症状,例如使用去氨加压素进行替代治疗。
2.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
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的作用反应减弱或者丧失,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功能,使尿量增多、尿比重降低。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
3.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会影响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液浓度降低,进而出现尿崩症的症状。对于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肾性尿崩症,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建议食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蛋清、瘦肉等。
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基因突变或家族性遗传,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受体或转运体异常,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作用。针对遗传性肾性尿崩症,可遵照医生的意见给予氢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干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可能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间接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如果确诊为药物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则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如停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定期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必要时,建议进行头颅MRI成像、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和指导治疗决策。
2024-03-05 09:5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弥凝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夜间遗尿症(五岁或以上的患者)。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
罗可曼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的透析病人。罗可曼适用于治疗非透析肾功能不全病者的病状性肾性贫血。
注射用醋酸兰瑞肽
1.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包括垂体GH瘤术后血清GH未达到正常水平者,垂体外照射放射治疗后。 2.尚未达到充分疗效而血清GH水平仍增高者,以及部分病例垂体瘤手术前。 3.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类癌综合征引起的严重腹泻、潮红、电解质紊乱、渗出性多形性皮疹,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