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酱油色或茶色血红蛋白尿见于什么黄疸
补充说明:酱油色或茶色血红蛋白尿见于什么黄疸
a******W 2022-04-26 19: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酱油色或茶色血红蛋白尿见于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红细胞破坏速率异常加快,超过了骨髓造血系统的代偿能力,导致未被消化的血红蛋白从破损的红细胞释放出来,在肠道内经细菌作用形成高铁血红素,再与肠内的胆汁酸盐结合而形成胆绿素,然后随胆汁排入肠腔。当肝细胞对胆绿素摄取障碍时,则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黄疸现象。溶血性黄疸的症状包括贫血、乏力、尿色深黄至浓茶水样、发热等。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皮肤瘙痒、巩膜黄染以及脾脏肿大。
诊断溶血性黄疸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尿液分析和胆红素检测。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安排血涂片检查以评估红细胞形态,以及电解质水平测定来排除代谢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可能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输血或脾切除术。
患者应避免摄入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和饮料,如酒精和高脂肪食物,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2024-03-17 17: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