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中期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巨球蛋白血症中期通常表现为贫血、乏力、体重下降、肝脾肿大、高粘滞综合征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适当治疗。
1.贫血
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持续升高,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损,进而引发贫血。贫血的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液学领域,主要表现为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血红蛋白数量降低。
2.乏力
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骨髓被异常增生的浆细胞所占据,无法正常产生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出现乏力的现象。乏力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可能伴随巨球蛋白血症的整个病程。
3.体重下降
由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的紊乱,此时可能会因为食欲减退而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体重下降可能表明巨球蛋白血症已经进入中期,是由于肿瘤消耗所致。
4.肝脾肿大
巨球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得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肝脾充血、水肿,肿大的情况发生。肝脾肿大是巨球蛋白血症常见的体征之一,可通过触诊腹部来发现。
5.高粘滞综合征
当巨球蛋白血症发展到中期时,会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的过度积累而导致血液粘度增加,形成高粘滞综合征。高粘滞综合征可引起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
针对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可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包括尿液分析、电解质测定等。对于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进行治疗。建议患者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减轻贫血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2024-01-28 07: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