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身热> 上身热的出汗下身怕冷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上身热的出汗下身怕冷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潮热、下肢动脉硬化、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上身热的出汗下身怕冷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新陈代谢加速,出现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怕冷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如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等。
2.更年期潮热
更年期潮热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所致。当体内雌激素减少时,会导致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能力减弱,进而引发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怕冷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植物雌激素类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比如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
3.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是指下肢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堵塞的一组综合征,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下肢部位的血液供应,使局部供血不足而畏寒,但上身仍处于高代谢状态,因此会出现上身热的出汗的情况。对于存在严重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需要考虑行经皮球囊扩张术、经皮腔内斑块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改善病情。
4.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会影响身体内部器官和系统的正常运作,包括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怕冷等症状。针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建议患者采取心理行为疗法,如放松训练和冥想,有助于减轻症状。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长期血糖过高引起的神经损伤,此时容易出现肢体末端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若累及下肢则可能出现怕冷现象;而上肢通常不会受累,所以不会出现怕冷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调理,比较常用的有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
针对上身热的出汗下身怕冷的症状,建议患者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2024-02-07 14: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3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