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血小板的影响
补充说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血小板的影响
a******W 2022-04-22 18: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症、胃黏膜损伤以及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1.凝血功能障碍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受阻。容易引起凝血时间延长、皮下瘀斑等现象发生。
2.出血倾向
由于上述药物具有抑制环氧化物酶的作用,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能力下降,从而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易出现严重出血的情况。
3.血小板减少症
该类药物可能通过干扰巨核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减少血小板产生。可能导致长期使用后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
4.胃黏膜损伤
这类药物会直接作用于胃黏膜上皮细胞,使细胞受损并引发炎症反应。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5.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因为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而前列环素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因此,其通过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间接地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过度用药以防潜在的出血风险。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2024-03-13 01: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主要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康复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症状起因:1、遗传性单一凝血因子缺乏2、因其他的病而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可能疾病: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 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
就诊科室:血液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主要用于:①消化性溃疡出血。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③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铝镁加混悬液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