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毒症> 低钠血症> 什么是低钠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低钠血症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水负荷过重、严重腹泻、肝硬化等病因引起的,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和处理低钠血症。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时,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该系统通过调节血压来维持体液平衡,当其过度活跃时会引起钠离子排泄增加。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进行治疗,以减少钠离子的排泄。
2.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和水肿。若患者存在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可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引起水中毒,进而出现低钠血症的情况。对于这类原因所导致的低钠血症,需要遵医嘱使用等袢利尿剂进行治疗。
3.水负荷过重
水负荷过重是指身体摄入了过多的水分,超过了肾脏处理的能力,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下降。此时,由于血容量增加,刺激心房壁感受器,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尿量增多,尿钠含量增高,钠随尿排出增多,进一步加重低钠血症。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氢片、吲达帕胺片等利尿剂改善病情。
4.严重腹泻
严重腹泻会造成机体大量失水,但电解质丢失相对较少,所以可能导致暂时性的低钠血症。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针对此病因所致的低钠血症,通常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例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注含钠溶液。
5.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无法正常代谢和合成白蛋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渗入腹腔形成腹水。同时,肝脏也难以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进一步加重水肿和低钠血症。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因进行管理,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应戒酒,乙肝相关性肝硬化则需接受抗病毒治疗。同时,也需要控制水肿和腹水的症状,如应用螺内酯片、片等利尿剂。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适当的饮食调整,如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

2024-01-25 00: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钠血症 (低钠血,血钠过少)

低钠血症仅表示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不一定真正合并机体钠含量的下降。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前者是指48h内,血清钠离子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否则为慢性低钠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