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后循环缺血可能由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椎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干梗死等病因引起,导致脑干和小脑供血不足。患者应尽快就医进行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椎动脉狭窄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原因导致椎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了大脑后循环血液供应,从而引起眩晕、恶心等症状。对于椎动脉狭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经皮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
2.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当一侧锁骨下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者阻塞时,同侧头臂干通过增粗的椎-锁骨下动脉逆向盗取对侧颈总动脉的血液,使患侧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进而诱发一系列临床表现。针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可以考虑采用经皮介入治疗,如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在有经验的心脏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3.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长期姿势不当或外伤等因素导致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突出的颈椎间盘压迫邻近的神经根或脊髓,引起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非手术疗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呈持续进展状态,则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例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
4.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内组织发生肿瘤样新生物,如胶质瘤、脑膜瘤等,这些病变占据一定空间并压迫周围结构,导致脑干受压而引发相应功能障碍。针对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应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和位置,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开颅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5.脑干梗死
脑干梗死是由脑干内的小动脉闭塞导致局部缺血缺氧所引起的,此时会导致脑干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脑干梗死的急性期通常需要紧急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阿替普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等,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建议定期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伏案工作,以减少颈椎病的风险。

2024-02-19 16: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锁骨下血液分流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steal syndrome)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上,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盗血)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经血管造影证实在锁骨下动脉近心段有狭窄性损害,同时该侧椎动脉中血流逆行,首先由Contomi 1960年所报道,但该患者无神经障碍。Reivich 1961年进一步报告了血管造影的资料以及出现的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并做了动物(狗)实验,证实这一现象,从此指出这是一种新的血管综合征,并定名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本综合征也可见于头臂干病变时,因逆行血液也是进入锁骨下动脉,故亦可称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