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补充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a******W 2022-04-01 21: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可以通过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血糖控制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措施来预防。
1.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来减少血液凝固,从而降低脑梗死复发的风险。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2.降压治疗
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需要根据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3.降脂治疗
降脂治疗能够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从而预防脑梗死。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可用于调节血脂。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肌酶变化。
4.血糖控制
血糖控制有助于稳定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减少代谢异常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风险。通过饮食调整和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管理高血糖。目标是空腹血糖在70-90 mg/dL之间。
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式,通过移除狭窄或堵塞部分的颈动脉内膜,恢复血流畅通,预防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该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X线引导下完成,旨在去除导致脑供血不足的颈动脉狭窄或阻塞物。
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2024-02-13 00:4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蚓激酶肠溶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使过高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凝集率降低,改善症状并防止病情发展。
乐脉颗粒
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瑞格列奈片
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