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脂瘤> 血脂瘤手术后出现皮下出血怎么办

血脂瘤手术后出现皮下出血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脂瘤手术后出现皮下出血怎么办

补充说明:血脂瘤手术后出现皮下出血怎么办

a******W 2022-04-01 21:58

皮下出血 维生素K 出血 毛细血管 阿司匹林 血栓形成 手术 疼痛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血脂瘤手术后出现皮下出血可以采取冷敷、压迫止血、按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措施。如果出血情况没有改善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1.冷敷
冷敷可以收缩毛细血管,减缓血液流动,从而减少皮下出血。适用于术后初期轻微皮下出血的情况。
2.压迫止血
压迫止血是指使用外部压力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以帮助止血。此方法适合在医疗人员监督下对较小、较浅表的伤口进行紧急处理。
3.按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在血脂瘤手术后根据医生建议服用,用于降低再次发生血栓的风险。
4.补充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需的辅助因子,有助于促进血液凝固。对于血脂瘤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度出血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患者应密切观察皮下出血情况,若持续出血或伴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

2024-03-05 20: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K (抗出血维生素)

维生素K(VitaminK,简称VitK)又称抗出血维生素,是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α,甲基-1,4-萘醌衍生物的总称,体内包括VitK1(叶绿醌)和VitK2(甲基萘醌类)。VitK1的化学形式是2-甲基-3-植基1,4-萘醌,也称为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而VitK2(简写为MK-n)为系列化合物,统称为甲基萘醌类,其侧链有一不饱和的多异戊烯基,根据侧链长短的不同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侧链上有6~10个类异戊二烯基的甲基萘醌(从MK-6到MK-10),其结构式如图1。此外,体外合成的VitK3(2-甲基-1,4-萘醌)本身不具备活性,在体内肝中可被烷化为MK4而有生物活性。  VitK是萘醌的衍生物,耐热、耐酸,为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但易被阳光和碱所破坏。VitK1为鲜黄色油状物,VitK2为鲜黄色结晶,可溶于甲醇、丙酮、苯、石油醚、氯仿等,VitK3为黄色结晶,溶于四氯化碳、氯仿、植物油、丙酮、苯和乙醇。VitK的衍生物如VitK3磷酸酯,琥珀酸酯或亚硫酸氢盐均为水溶性,而甲基荼氧醌乙酸酯对光不敏感。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