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怎么艾灸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脾胃湿热可采取三阴交穴、阴陵泉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艾灸。
1.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艾灸此穴位具有健脾祛湿、调理气血的作用。可辅助改善因脾胃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候。
2.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是足太阴经之合水穴,艾灸此处能促进体内水分代谢,缓解由湿邪所致的水肿、腹泻等症状。对于脾虚湿盛所致的肥胖、痰湿体质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中央,属任脉,为腑会穴,艾灸此穴能够调和胃气、化湿消滞,适用于脾胃湿热证。主治胃肠疾病及妇科病,如呕吐、呃逆、吞酸、积聚、泄泻、水肿、月经不调等。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从而达到祛除湿热的目的。本穴适宜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强壮保健。
5.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艾灸此穴可补肾阳、培元固精,对脾胃湿热引起的尿频、遗精、白带异常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痛经、崩漏等病症。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若发现皮肤异常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向医生咨询。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2024-04-16 15: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