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怎么调理中药

脾胃不和怎么调理中药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胃不和怎么调理中药

补充说明:脾胃不和怎么调理中药

a******W 2022-03-31 18:19

脾胃不和 消化 腹部 胸闷 腹胀 脾虚 食欲减退 大便溏泄 疲劳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脾胃不和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内服、穴位贴敷、艾灸疗法等方法进行调理。
1.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易消化食物的摄入量,减少辛辣、油腻食品的食用频率,以改善胃肠功能。适用于轻度脾胃不和患者。旨在通过长期饮食习惯改变来辅助调节体质。
2.中药内服
根据个体差异配制汤剂或丸散等中药制剂,并指导患者按时服用。针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脾胃不和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穴位贴敷
将特定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后加适量酒调制成糊状外敷于腹部穴位上,每日一次。此法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因情志不畅导致的胸闷、腹胀等症状。
4.艾灸疗法
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此法可用于改善脾虚湿盛所致的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等症状。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调理是关键。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也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2024-03-29 04: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 症状起因: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急性肠胃炎 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