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心阳虚> 治疗心阳虚的中药有哪些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治疗心阳虚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白术、附子和肉桂。心阳虚是中医辨证中的一个证型,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人参
人参对于心阳虚证具有一定的补益效果。其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阴虚火旺者慎用。
2.黄芪
黄芪适用于心阳虚引起的气血不足、乏力等症状。该药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敛疮等功效。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均不宜用。
3.白术
白术对心阳虚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它能够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凡气机郁结所致胸闷脘胀、嗳气纳差者忌用。
4.附子
附子对于心阳虚导致的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有效。本品大辛大热,能上助心阳以温通心肾,中暖脾胃而散寒止痛,下补命门而温肾阳、逐阴寒。不可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5.肉桂
肉桂可用于改善心阳虚引发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此药味辛甘性大热,归肾经和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凡里有实热则当忌用;若属血分有热妄行,及吐衄发斑,亦须禁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中药材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出现不良后果。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

2024-02-12 00: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阳虚

心阳虚,中医术语,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