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崩漏> 脾虚崩漏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脾虚崩漏的症状包括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淡、经质稀、面色萎黄,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1.月经量多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由脾胃所生。脾虚则统摄血液功能失常,导致月经量增多。月经量多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可伴有血块。
2.经期延长
脾脏虚弱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使冲任二脉不能固摄经血,从而出现经期延长的现象。经期延长通常是指月经周期缩短或经期时间延长,可能伴随淋漓不止的情况。
3.经色淡
由于脾脏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当其功能减退时,无法控制血液外溢,导致血液颜色变浅。经色淡通常指月经的颜色比正常情况下更淡,可能是脾虚引起的症状之一。
4.经质稀
脾脏是气血生化的来源,脾虚可能导致气血不足,使得子宫内膜脱落不完整,进而影响月经质地。经质稀指的是月经的质地较稀薄,可能呈液体状而非正常的凝固状态。
5.面色萎黄
面色萎黄从中医上讲多考虑为气血亏虚所致,而脾脏具有统摄血液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脾虚可能会导致面色萎黄。面色萎黄通常是指皮肤呈现黄色但缺乏光泽,可能是长期饮食不当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导致的。
针对脾虚崩漏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以及内分泌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中药调理如四物汤加味等,同时,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利于改善症状。

2024-03-26 18: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崩漏

崩漏(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