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虚崩漏的症状
补充说明:脾虚崩漏的症状
a******W 2022-03-31 18: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脾虚崩漏的症状包括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淡、经质稀、面色萎黄,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1.月经量多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由脾胃所生。脾虚则统摄血液功能失常,导致月经量增多。月经量多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可伴有血块。
2.经期延长
脾脏虚弱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使冲任二脉不能固摄经血,从而出现经期延长的现象。经期延长通常是指月经周期缩短或经期时间延长,可能伴随淋漓不止的情况。
3.经色淡
由于脾脏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当其功能减退时,无法控制血液外溢,导致血液颜色变浅。经色淡通常指月经的颜色比正常情况下更淡,可能是脾虚引起的症状之一。
4.经质稀
脾脏是气血生化的来源,脾虚可能导致气血不足,使得子宫内膜脱落不完整,进而影响月经质地。经质稀指的是月经的质地较稀薄,可能呈液体状而非正常的凝固状态。
5.面色萎黄
面色萎黄从中医上讲多考虑为气血亏虚所致,而脾脏具有统摄血液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脾虚可能会导致面色萎黄。面色萎黄通常是指皮肤呈现黄色但缺乏光泽,可能是长期饮食不当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导致的。
针对脾虚崩漏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以及内分泌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中药调理如四物汤加味等,同时,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利于改善症状。
2024-03-26 18:5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崩漏(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艾附暖宫丸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葆宫止血颗粒
固经止血,滋阴清热。用于冲任不固、阴虚血热所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症见月经 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深红、质稠,或有 小血块,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潮热心烦,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功能性子宫出血及上环后子宫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