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湿热> 杨春波治疗脾胃湿热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杨春波治疗脾胃湿热可采取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化湿理气、调和营卫等方法。
1.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是指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方剂或草药来清除体内湿热之邪。例如龙胆泻肝汤可清肝胆实火,利湿。此法适用于脾胃湿热引起的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
2.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是通过使用补益脾气、运化食物的中药或食疗方法来改善消化功能,如四君子汤中人参、白术等可以健脾益气。此法适合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情况。
3.化湿理气
化湿理气通常包括使用行气化湿类中药以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代表方剂有二陈汤;其中半夏、陈皮能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对于因湿浊内阻而引发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症状有效。
4.调和营卫
调和营卫旨在通过平衡机体表里气血的方法缓解不适症状,常用方法包括服用玉屏风散以固表止汗;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和防风。此法可用于治疗自汗、恶寒发热交替出现的现象。
针对脾胃湿热的症状,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助湿生热。此外,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2-16 13: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 症状起因:脾胃湿热的形成基本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两方面引起,与个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